如何找到人生“一事”? 2017年12月16日21:19:34hq hq 556文章 0评论 精选文章如何找到人生“一事”?已关闭评论55 摘要 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是:吃喝拉撒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是生存层面,这个阶段是基础,任谁都绕不开,需要认真对待。然而之后呢,当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呢?就会上升到精神层面,开始有闲情逸致经营自己的兴趣爱好、品味、情趣,即生活方式。 经济和人文是社会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有了经济基础,人得以健康的活着,有了人文基础,人才真正成为了人,而不只是会喘气的机器。很多人会满足于这个阶段,殊不知,我们还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诱人的阶段,那就是生命层面。 找到生命中真正热爱之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找到它的人也是最幸福的。自此以后,我们便拥有了永恒持久的动力去做事情,不会因为时代变了、热点变了而焦虑迷茫;自此以后,我们便拥有了面对和超越“不确定性”的工具和自信力。当人们的思考上升到这个阶段,再去处理生存、生活方面的问题时就会轻而易举的多。 这就是我一直重复说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多维度人生。 另外我认为,用“找到”这个词似乎不够准确,应该是“发掘”热爱之事。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一定已经存在于你过往的生命中,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比如,我当年从传统行业转行互联网做生活方式网站,是因为听到心里一个声音说:既然没有特别满意的工作,那就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乐活方向吧,就算没经验又怎样?我认了。记得当时新精英的古典老师来天津做一个讲座,他说的话我至今印象深刻:永远不要因为讨厌而转行,除非找到更喜欢的。当时我正是先确定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而得以在裸辞之后不到半月就成功入职到新公司。 我也非常认同,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真爱”为何,是因为大家被社会价值观牵着鼻子走了太久,已经放弃独立思考、忘记反抗、干脆束手就擒了。 刚辞职那会儿我想在自媒体领域做创业项目,其实根本是在满足我学生时代的遗憾:比如小时候当了好几年的运动员却因为自己没有全力以赴,连一场正式比赛都没参加过,还有中考、高考的失利等等。我似乎一直没有通过努力去完成一件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十分缺少这样一个体验,总想找机会填补这个空白,“创业”无疑是最佳途径,就不自觉的沦为“为了创业去创业”;最近这几年身边的朋友以及看好我的领导和同事,都会不由自主的显露对我的期望,有个领导甚至直接的对我说“我们都在等你准备好,等你爆发呢!”受宠若惊的同时压力山大,对于他们的期望我实在不想辜负,因为女子有时候也会“为知己者死”,那么我创业是不是就能满足他们呢?再有,中国社会环境对于30+的人们有着严格的要求,30岁就要成家立业不能再这么“飘”下去了,创业也许一个比较好的搪塞这些要求的理由吧……等等。 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反省自己以上这些念头,不是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真的很难开始。原来已经策划好的123步骤,根本不是行动的动力,我曾试图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但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必须要与真我——那个内在真实的自己联结起来,才会有动力,才有了越过纠结即刻行动的自信和魄力,同时也能重获内心的安顿。 对我来说,用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这个答案其实有些老生常谈,但是确实是和一年多以前确定那个方向时候的心态不一样,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那么,我是如何再次回归这个方向上呢? 首先,回到自己到目前为止读书最多最用心的高中时代,回想自己渐渐确定要考社会学这个方向,是因为当时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面前这个社会环境的不满;然后大学时代,虽然没有如愿考上社会学,但是马上转移到对环保的关注,在大学成立环保社团,那时毕业之后的目标职业是环境记者;再到后来做慢生活类网站,也是因为觉得可以从生活方式层面向大众传播健康的乐活理念进而促进改变;直到去年加入公益资讯网站,真正意义上进入公益圈……种种迹象表明,我就是一直在走社会学的道路。我甚至在想,如果当年高考能如愿考上社会学,也许依旧会走上这条“用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因为我应该不会甘于只做一个学者的,还想用行动改变一些什么,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从业经验让我明白商业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上的高效和强大力量,然而商业逐利的本质又让我很不舒服。记得当时从公益网站辞职时候公司的CEO找我谈话,她说:“我知道,那些单纯追逐利益的公司,不管平台多大都无法吸引你、满足你了,对吧?”没错!在这方面她还是比较懂我的。 找到自己的热爱,也不是找一个痛点、做一件产品,建构一个商业模式那么简单。我觉得自己渐渐明确的这个方向不是某一项职业(新媒体传播)、某一个垂直领域(自媒体创业)、或者某一种生活方式(慢生活),而是一个研究的方向。依托这个方向,我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无论做教育,还是咨询还是传播,还是用这些理论去做实体创业项目等等,都是可以实践的,因为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一件事”。 而且,我过去关注的其他领域和兴趣爱好也不会浪费,它们会同时在生存、生活层面滋养我的肉体和灵魂,与生命层面互为促进。 只要有方向,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有抗拒,会比较安心,不后悔年少轻狂的过去,不厌恶枯燥平常的现在,也不畏惧光怪陆离的未来。 作者:戴西 ]]> 文章源自好奇同城自媒体-https://m.zybmw.cn/90.html https://m.zybmw.cn/90.html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评论